贵州网讯:12月2日, 高教社“国培计划(2016)”——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初中英语)在铜仁一中初级中学拉开了帷幕,本次培训共计3天。
在开班典礼,一中初级中学的黎明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来自贵阳市第十七中学的专家周燕老师以及碧江区各个中小学的英语老师等参加了开班典礼。
开班典礼结束后,铜仁一中初级中学的罗来勇老师、铜仁市第十中学的胥廷文老师分别以“动词的时态”为内容进行了同课异构。罗老师以一首英文歌曲导入,通过找出歌词里不同时态的句子,简洁明了地进入了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六种时态的用法和各自的时间状语并给出例句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彼此分享的解题技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胥老师用赵本山的视频“昨天,今天,明天”引入教学主题“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非常的贴切。在导入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很好地预测课堂内容,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相当精彩,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后的展示提升活动与前面的视频导入首尾呼应,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虽然两位老师采用的手段不同,但处处有亮点,步步有智慧。不失为两节有效的课!
下午,贵阳市第十七中学的周燕老师上了一堂示范课。周老师以自我介绍以及曾经来过铜仁的介绍来引入过去的时间点,也是引入了动词的过去时态,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学习内容和目标,接着让同学们读动词过去时态的规则,然后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环环相扣。课上,周老师热情洋溢,就像同学们的朋友,充分调动了课堂的气氛。她用最简单的便于理解方式即用时间轴的表现方法,由时间点过渡到时间段,教同学们由过去时态变成完成时态。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上周老师设计的一个小情景,就是向同学们说自己口渴,然后叫一个同学帮自己去办公室拿水,然后引出了have/ has gone to和have/ has been to. 通过这个情景的设计,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出这两个短语的不同,同学们立刻就知道了两者的区别,而且一个强调去了还没回来,另一个是去了已经回来了。这个情景教学给大家很好的启示,大家都说“没想到,语法课也可以这样上,可以创设情境呀!”大家都赞叹不已。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同学们自己体验和参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融合了情感目标。从老师们认真的观课,不舍得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的学习精神,我们知道,老师们获益不少。
12月3日,周燕老师给大家作了专题培训。周老师就“如何上好初中英语写作课”,从解题技巧,方法点拨到专项提能等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训练学生的作文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分享了她的教学故事,谈了她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让参培人员受益匪浅。
12月4日, 参加培训的全体老师自己参与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参加培训的老师分为10组,每组10名左右的老师就专家给出的同一课题内容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小组成员各抒已见,进行集体备课。然后每组选择一名说课组长对自己小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说课。在参训老师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周老师进行现场指导,答疑解惑,帮助老师们改进教学设计。下午,每个组派出一名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汇报,周老师对每一组的设计都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让每一份教学设计都做到有效、实用。
三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在这短暂而愉快的培训中,参训的老师不仅在教学的设计上有了进步,对如何做一名真正的老师也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在与周老师三天的相处中,她的人格魅力和她对教育,对学生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参训老师。学员们都称周老师带来的培训是最接地气,最实在的培训,让每一位参训老师都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