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播剧看不过瘾?来听法医讲南京版“尸语者”
  • 发布时间:2017-08-21 10:55
  •   最近,网络热播剧《法医秦明》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扬子晚报记者获悉,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法医潘斗超与该剧原著作者秦明颇为熟悉,是师兄弟关系——秦明毕业于皖南医学院法医学专业,潘斗超比他大两届,被同事称为“法医阿超”。

      潘斗超从事法医15年,曾办理过80多起重大案件,包括被网友列为南京十大命案的“2.29”宁镇枪击案,凶手魏某凭借自己的认知来伪装自己,并且在案发现场撒碎头发来干扰法医侦查目标。但此举很快被明察秋毫的法医识破。

      第1回沾血的头发

      黑吃黑:两天内3人接连丧命

      说起“2.29”宁镇枪击案,凶手魏某原本只是一个骗子,但为了独吞数千万现金,他从诈骗上升成了凶杀。更夸张的是,魏某为了灭口,还杀害了自己的两名帮手。

      2012年2月29日,镇江市丹徒区一荒地停着一辆山东牌照的越野车,车内一名男子头部中弹,被人发现后,当地警方勘验现场获知此前有一辆鲁G牌照的车辆。

      仅仅时隔一天,南京马群某小区内一辆鲁G牌照的商务车,被发现一动不动,里面有两名死去的男子。栖霞刑警接警后到场发现,这不是一般的案件。他们同时接到镇江警方的协查通报,显示这辆车与丹徒命案相关。

      当时,车内两具尸体,其中一具是协查通报中的嫌疑人。专案组认为这是一起“黑吃黑的连环命案”。在梳理死者及协查通报中嫌疑人的人员往来,很快明确,发生在丹徒的死者为山东某公司老总宋某,此人正陷入民间集资纠纷。而在马群发现的商务车内的两名死者与宋某有往来。

      专案组人员在死者家中发现了一本通讯录,经过梳理,警方发现南京籍的魏某嫌疑很大。但这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需要进一步固定证据。

      车里怎么全是没毛囊的头发

      潘斗超回忆,当时他作为该案的法医,在第一时间到马群的案发现场,发现商务车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各躺了一具男性尸体。

      “这辆商务车虽然内部环境不算清洁,但不至于有很多毛发呀。如果对这么多的毛发一一检验,必然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潘斗超说,他们从车内地板胶上搜集了大量毛发带回检验,可仔细一看,这些毛发都没有毛囊。“说明这些头发不是自然脱落的,很可能是凶手故意留下的。”潘斗超说:“我们的工作就不能被凶手牵着鼻子走。”

      死者手机上,留下了凶手DNA

      5天后,凶手魏某家中被抓获,在其家中搜到大量现金,装满了几只行李箱,共计有3000多万。

      原来,商务车上死去的赵某和高某,介绍宋某认识了魏某。魏某只是个江湖骗子,曾在网络上发帖称自己有项目,并且认识高官,结识宋某后,魏某让宋某筹集4000万给自己,一年后就能赚一倍。

      断掉资金链的宋某病急乱投医,筹集了几箱现金运往丹徒与魏某见面。魏某见宋某上钩,便与高某、赵某密谋把宋某杀害。得手之后,魏某为独吞巨款,在返回途中杀害了高某藏于车尾,并浇上白酒掩盖血腥味。到了南京后,他打电话给赵某,“高某酒喝多了,在车里。”赵某赶来后,魏某又将他射杀。

      潘斗超介绍,魏某自以为杀了宋某和两名帮手后,就无人知晓自己的身份。他还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作案时毛发可能会落在车内,担心警方会提取到线索,便事前从理发店抓了一些碎发撒在车内,企图以此干扰法医检验。

      此外,魏某行凶后并未使用自己手机,而是用被害人的手机打了电话,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可他的DNA还是留在了受害人的手机上,最终被法医提取到。

      第2回脖子的痕迹

      女子猝死,为何室友没听到动静?

      今年年初,南京栖霞区一所医院,接诊了一名生命垂危的女子,女子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认为女子死因不明,于是报了警。

      潘斗超赶到医院时,送女子就诊的男子自称是其男朋友,称自己离开住处一个小时后回来,发现女友就躺在房间不省人事,家中没有其他人来过,怀疑是突发急病。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