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改扩版后的《京津冀周刊》与您见面了!这是北京日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2013年5月14日,从双周刊起步,我们紧密跟随国家战略的萌发、实施与全面推进,全面记录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给这个地区带来的机遇与变化。
唱响国家战略,为天津和河北发展服务,这是我们一直秉持的办刊宗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燕赵大地、走进渤海之滨,全面、系统、多角度宣传报道河北和天津各地的发展变化,做国家战略的传播者、记录者和推动者。
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近日,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八个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进自驾游、康养游、乡村游、文创游、购物游、运动游、海洋游、工业游、研学游、低空游十大旅游新业态。
旅游新业态发展目标为:力争到2018年,全省建成40家以上配套设施完善的自驾车房车营地;创建3家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2个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区;塑造3个以上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品牌;建成10个购物旅游景区;建成30家高标准冰雪旅游景区;建成3个高标准游艇码头;创建1家国家级研学旅游目的地和2家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在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精准扶贫行动计划中,提出叫响“冀忆·乡愁”系列乡村旅游品牌,支持贫困地区培育10个省级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区,培育100个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在旅游品牌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出围绕“京畿福地·乐享河北”核心品牌,构建由各级城市旅游品牌、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产品品牌、旅游活动品牌等组成的旅游品牌体系。
据介绍,此次一次性研究制定并印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建设、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精准扶贫、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旅游品牌建设、旅游云数据平台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八个专项行动计划,是河北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打出的最密集的一次政策组合拳。
五大旅游区打造协同新标杆
就河北省近日印发的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八个专项行动计划,本报记者专访了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那书晨。他表示,八大专项行动计划强调了务实和可操作性。下一步,河北将联合京津旅游部门扩大务实合作,加快推进京东、京北、京西南、京南、滨海五个旅游区建设,打造三地旅游合作新标杆。
八大行动计划强调可操作性
记者:八大专项行动计划是如何出炉的,特点是什么?
那书晨:近日,河北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这是我省首次将旅游业发展纳入省重点专项规划当中。《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围绕《规划》,我们确定了八个重要方面,从用“行动计划”来命名就可以看出这一系列文件的特点就是强调务实和可操作性。每一个行动计划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并综合行业研究机构、专家和省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后审定发布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加快推进自驾游、康养游等十大旅游新业态,我省还将推进20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核心引擎项目、111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支撑项目、1000个落地性强的重点项目建设,激发旅游产业新活力,推动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
建设城市居民的旅居家园
记者:如何做好全域旅游,打响“京畿福地·乐享河北”的旅游品牌?
那书晨:去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省全域旅游形成了一些发展新亮点,预计2016年全年游客接待总量将超过4.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600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21%和34%,给“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开了好头。